-
【愛國情 奮斗者】魏育忠:轉業不改為民本色
魏育忠是一名退役軍人,現任伊州區城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16年的部隊生涯讓他至今仍保留著軍人的風范。他認為,轉業只是轉崗,不能忘了部隊的教育和培養,要在新的崗位上重放人生光彩。
-
-
-
-
-
【我奮斗 我幸?!客踵嚕喊鸦疱伒觊_到牧民家門口
元月中旬,帕米爾高原陽光明媚。在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班迪爾鄉坎爾洋村巴扎上,69歲的牧民托乎提·吐爾地巴依路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火鍋店,店內的陣陣歡笑吸引了他。
“大叔,快來嘗嘗我的手藝……”四川小伙子王鄧利索地將兩串面筋撒上孜然和辣椒面遞了過去。
“嗯嗯,味道不錯!”嘗了一口,托乎提豎起大拇指夸贊。 -
“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
■本報記者 王會娟 通訊員卡里貝努·阿力甫
今年33歲的馬熱巴尼是甘肅省臨夏人,10年前,他與妻子來到哈密開了一家饅頭店,結束了四處務工的漂泊生活。如今,夫妻倆靠自己的雙手在家鄉為父母蓋起了樓房,一家人的生活蒸蒸日上。 -
吐爾貢: 伊吾林業的“活地圖”
■本報記者 曹新加
個頭不高,身材健壯,皮膚黝黑,不善言談。這是記者初次見到吐爾貢·艾買提的印象。 -
田吉文:將生活放進蛋殼
■本報記者 韓歡歡 文/圖
《世界地圖》《梅蘭竹菊》《中國夢》《人生》……0.3毫米厚的蛋殼,在蛋雕愛好者田吉文手中變成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藝術品,這不僅需要高超的技藝,也要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 -
用心經營“美麗”事業
■文/圖 本報記者 王世佳 韓歡歡
30歲的高榮辭去穩定高薪的銀行工作從事花藝,為顧客“錦上添花”;27歲的倪鵬貴從學徒到自己開店,10年堅持為顧客“塑造美麗”。 -
修鞋“修”出的幸福生活
■本報記者 冉瓊 文/圖
“余師傅,我這個鞋開膠了,幫忙看看怎么回事……”8月5日,記者走進位于伊州區工人市場附近的老余鞋店,店門口兩個小板凳,周圍擺放著粘鞋膠水、布料,以及一些修鞋的小工具。店內鞋架上整齊地擺放著的各式皮鞋,有不少是他手工制做的,這就是余躍斌的店。 -
從學徒到優秀汽修工
■本報記者 王會娟 文/圖
今年32歲的陳海是八一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修理工,2003年至今,他已在這一行干了15年。從學徒成長為操作工,工資也從最初每個月300多元到如今的8000多元,他通過不斷學習和努力,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
66歲的退休軍醫馬德秀:奉獻不“轉業”
■文/圖 本報記者 張凱
66歲的馬德秀,曾是一名軍醫,退休后被單位返聘,閑暇之余經常為居民義診,指導居民養生,成為小區的“義務保健員”。 -
東菜園村的好“管家”
■本報記者 戴王芳
在伊州區西河區街道東菜園村,一提起邢軍,村民們說的最多的就是:“他干事特別踏實,是個熱心腸,誰家有事找他準沒錯?!?br/>“劉哥,這是您家交電費的收據,您拿好?!?月26日,記者來到東菜園村村委會,邢軍正在為買電村民開收據。樸實、敦厚、誠懇是記者對他的第一印象。 -
-
紅柳灘上的情歌
■本報記者 馬志娟
“親愛的,別害怕,盡管戈壁風沙肆虐,盡管荒漠寸草不生,我們并肩戰斗,就能戰勝一切困難,這里一定會變成美麗的花園……”聽到這首哈薩克族情歌的時候,記者正在伊吾縣淖毛湖開發區的萬畝紅柳叢中,并為其背后的愛情故事感動。同樣被感動的,還有從北京趕來的作家、編劇、導演李勇赤先生。 -
“只要肯干, 誰也不會受窮!”
■本報記者 馬志娟
伊吾縣淖毛湖開發區的盛夏,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綠油油的瓜田里,哈密瓜躲在瓜秧下卯足了勁長大;防風林里,粉紅、雪白的紅柳花一叢叢地開了;修葺一新的農家樂里, 不時傳來大人孩子的歡笑嘻鬧聲…… -
淖毛湖村民:一塊石頭賣了3.5萬元
■本報訊 記者馬志娟報道
“這兒的石頭不一般,巴掌大一塊賣出了3.5萬元的高價!”不久前,記者在伊吾縣淖毛湖開發區采訪時,聽到幾名外地客商在議論這樣一件奇事:一名維吾爾族村民在戈壁灘上撿到一塊巴掌大的“黑石頭”,吸引了北京的古玩商人前來,并以3.5萬元的價格買走了這塊石頭。 -
薛建華:7年繪就“甜蜜的事業”
■文/圖 通訊員 馬怡然
在哈密書畫界,提到哈密瓜畫作,一些人便會想到薛建華。
7月8日,筆者初見薛建華。他作畫時神情極為專注,全身心沉浸在創作哈密瓜的世界里,仿佛忘記了周圍的一切。 -
苗亞洲健身2年逆襲逐夢
■文/圖 本報記者 張凱
6月29日,由自治區健身健美協會、伊州區文體廣新局、兵團第十三師聯合主辦的2018年“勇創杯”第30屆全疆健身健美錦標賽暨西北五省邀請賽中,18歲的準大學生苗亞洲參賽,雖沒取得名次,但并沒有妨礙他逐夢的腳步。在今年高考中他被青海師范大學體育專業錄取,可謂學習、逐夢兩不誤。 -
用勤勞改變生活
■本報記者 王會娟 通訊員朱曉芳
今年45歲的史新玲開了一家文具店和書店,在這之前她曾打零工、賣水果、帶孩子。16年前,她拿著七拼八湊的3000元在八一路寶豐市場附近盤下了一間10平方米的文具店。經過10多年的努力,她的店面越來越大,經營范圍也越來越廣。今年,她又重新選址擴大店面,靠雙手努力改變著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
王芳:開滿鮮花的生活
■本報記者 曹夢迪 通訊員 蔡安娟
“這花喜陽,多曬曬太陽,每天澆水就行,很好養活?!?月3日,在伊州區躍進村海芳園藝坊內,王芳正在為顧客介紹花的品種和習性。站在寬闊明亮的大棚里,王芳說:“多虧了這些花,我才有了現在的生活?!?/p> -
【哈密優秀企業家】楊曉麗:企業轉型發展的開拓者
■本報記者 張有生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6月27日上午,在參觀完石城子光伏產業園區220千伏升壓站時,哈密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機關黨員面向黨旗集體重溫入黨誓詞。 -
橋麗拜:融入“大家庭”“生命力”無限
■本報記者 高春
橋麗拜·玉努斯火了!
6月初,她順利摘得中央電視臺(簡稱央視)《星光大道》月冠軍桂冠。6月23日,鄭州援疆工作隊給她送去了寫有“弘揚中原文化 增進民族團結”的錦旗以示祝賀,感謝她為豫哈文化交流作出的努力;6月27日,新疆電視臺專訪了她,并邀請她參加新疆電視臺古爾邦節晚會;就在幾天前,央視綜藝訪談欄目《向幸福出發》向她發來邀請函…… -
用心做好喜歡的事
■本報記者 曹夢迪 通訊員袁雪娜報道
“老楊,一份搟面皮在這吃?!薄昂绵?,你先坐,馬上就好?!?月25日,楊海成正在自家的涼皮店里忙碌著,盡管早已過了飯點,但陸續還有客人上門。 -
于生泉:創業園里可耕田
■本報記者 王曉
“近段時間,公司的微信公眾號‘順泉農機公司’正在籌備中,我會利用這個平臺,普及國家農業相關政策,推廣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為廣大農民和拖拉機機手提供服務,促進雙方資源共享、互利互贏、共同致富?!?月20日,于生泉說。 -
庫且提里克村的致富帶頭人卡哈爾·艾力:好政策讓我家院子變了樣
■本報記者 馬志娟 通訊員 劉斐
這幾日,卡哈爾·艾力的臉上總掛著笑,隨著農家樂的生意越來越好,他的心里樂開了花,他熱情地邀請村兩委成員和自治區“訪惠聚”駐村工作隊隊員來家里作客。 -
戈壁上的“夫妻站”
■本報記者 王曉
天山腳下的馬49油井管理站,方圓百里無人煙,4間活動野營房孤零零地矗立在荒原上,周圍是一望無垠的茫茫戈壁。嚴寒酷暑、風霜雪雨,吐哈油田公司三塘湖采油廠員工胡學斌、韓耀芳夫婦五年如一日,像胡楊一樣堅守在這里。像這樣的油井管理站,在三塘湖采油廠片區共有4個,由于每個站的管理人員都是夫妻,所以大家也親切地稱之為“夫妻站”。 -
哈不肯·阿恩薩汗:從牧民走向產業工人
■本報訊 通訊員白鶴林 周峰報道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為目的,從富裕勞動力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等方面開展勞動力轉移工作,讓農牧民進入企業當工人,逐步走上富裕之路,牧民哈不肯·阿恩薩汗就是其中一位。 -
從送貨員到老板
■本報記者 王會娟 文/圖
6月11日,庫得熱提正在廠里和工人核對當天訂單。雖然企業經營事務性工作很多,但他對質量管控的各個環節盯得依然很緊。
今年26歲的庫得熱提·尕義提是伊州區陶家宮鎮馬場村村民。高中畢業后一直幫父母送貨,2015年,他發現商機并創業,開起了食品工廠,主要經營各類糕點。如今廠里已有30多名員工,他希望能帶動更多人就業。 -
用雙手撐起一個家
■本報記者 曹夢迪 文/圖
6月5日13時,吃過午飯后,37歲的客房部服務員努爾古麗·阿不都拉繼續回到工作崗位上,進入客房開窗通風、清理垃圾、更換床單、打掃衛生間、補充物品……一套流利的動作完成后,一間客房又整潔如新。 -
-
劉偉:敢為人先 雖苦猶甜
■文/圖 本報記者 高春
紅彤彤的油桃、嬌艷欲滴的蟠桃,5月23日,伊州區陶家宮鎮陶家宮村三組農民劉偉正在自己的大棚里忙著打理。從四月初開始,他的大棚陸續開棚,迎來了一年中最賺錢的時節。 -
“幸福使者”造就幸福事
■本報記者 張有生
“不著急,讓我給你看看!”5月9日,在小區內散步的伯克力·玉素甫面對因家里斷電而心急如焚的鄰居時說。伯克力經過檢查發現是烤箱短路引起電路短路造成的,關閉烤箱電源后電路就正常了?!罢l家里的水電出點小問題,我基本都能解決?!辈肆φf。 -
雙手繡出新天地
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古麗江在哈薩克族刺繡中融入現代時尚元素,拓寬了產品銷路,用雙手繡出了一片新天地,如今她每月收入有3000多元。
-
烤爐“烤”出幸福生活
■本報記者 曹夢迪 文/圖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不少市民已經換上了涼爽的夏裝??捎羞@樣一個職業,一年四季都要與烤爐為伴,忍受著高溫的炙烤,他們就是燒烤廚師。 -
奮斗著 幸福著
■本報記者趙玉偉 通訊員楊明
5月是施工的黃金季節。哈密文盛保溫建材有限公司的廠房里機器轟鳴,自動化的生產線24小時不間斷運行,保溫材料擠塑板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 -
失明不失志 夫妻同奮斗
在伊州區勝利路馬凱盲人按摩店內,馬凱正在給顧客做按摩。結束一天工作后,馬凱按照習慣整理好按摩用品。他告訴記者,顧客多的時候,要忙到21時才能下班。
-
-
-
創業路上不言棄
3月12日,在伊州區環城路一家咨詢管理有限公司,艾麥提·巴圖爾正在忙著給客戶對賬。
頁